梵唄課誦的意義

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

       梵唄課誦是一種共修。雖說萬法歸宗,皆歸於我們這一念心,時時安住在中道實相就是佛,無須外求;不過要達到這個境界,必須要透過種種方便善調身心,法會共修、早晚課誦即是一種管道、一種方便。

       大眾共同在殿堂裡面,誦念、持咒、打坐、懺悔,這是一個最殊勝的方便。以法器的音聲為基準,快慢、動靜一致,互相協調,此時身口意三業,和合一致。平時生活中一些煩惱掛礙,因為共修時一心唱誦、懺悔,心當中的結化掉了,所以會感覺很寧靜。

       在齊心唱誦時,彼此心中的光明互照,有的人真正發了大心、大願;有的修行很好,共修期間,自己在無形中就能受到好的影響,增長信心、得到喜悅、得到種種好處。從誦念一直到最後回向,這當中沒有絲毫的妄想、煩惱,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十方三寶的加持。

       唱誦時,把心靠到佛法上面,這就是定。沒有妄想、顛倒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念心靠在佛法上面、靠在讚子上面、靠在經咒上面,心就定下來了。能誦這一念心,清楚明白,所誦的咒語、經文,也是了了分明,這個就是慧;雖然了了分明,可是這個咒語、經文,誦了又了不可得,這個就是真空;雖然了不可得,仍然繼續誦經、持咒、發願,這就是妙有。

       所以誦念是真空,又是妙有;是定、又是慧,能夠消業障,又能起大慈大悲,普度眾生。最後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,使我們心量廣大,冤親平等,物我平等,進入菩薩的境界、進入如來的境界。因此參與法會、早晚課誦,有無量的功德,雖不求果報,但是如是因、如是果,好的果報自然而然會現前。

       法會拜懺、早晚課誦有很大的功德利益,是一個福報、一個很殊勝的因緣。明白這些道理以後,在唱誦的時候,一定要至誠懇切,要和合、協調,有恭敬心、歡喜心,如此一定能得到共修的利益。

(中台山月刊63期)